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保密专栏

隐患不除,终酿事故

来源:市财政局发布时间:2021-11-29 18:49:00访问量:
分享到:

隐患,通常指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相较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难消除性,隐患是确实存在、但可消除的不安全、有缺陷状态。同时,不同于“风险”的外部性和可预判性,隐患常伏于内部令人不易察觉的忽微之处,不经细致“体检”、彻底整改,将始终是“导火索”,一旦遇到零星火苗就会酿成事故。




因此,在与安全相关的社会活动中,有关方面通常针对“隐患”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制定周密的工作流程规范以避免隐患,进行检查排查以发现隐患,开展专项整改以彻底处置隐患。保密工作是围绕国家秘密安全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专门活动,针对国家秘密运行过程中各类失泄密隐患,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长期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因机关单位保密管理隐患引发的失泄密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案例一



1


2019年6月,某单位工作人员谢某使用的互联网工作邮箱被木马病毒攻击,邮箱中存储的大量文件资料被窃取。经鉴定,其中包括9份秘密级国家秘密。经查,近3年,谢某为便于异地办公,频繁使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起草、使用涉案邮箱向个人邮箱发送包括涉案材料在内的工作材料。谢某多次接受保密教育,明知自己的行为存在失泄密隐患,但仍然心存侥幸,最终酿成严重后果。案件发生后,谢某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领导责任人员被依法依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近两年,保密部门曾组织该单位两次开展保密自查自评,但该单位自查自评工作不扎实、走过场,导致未能发现谢某长期违规的严重隐患。


案例二



2


2017年5月,某单位发生一起失泄密事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随即对该单位开展进驻式保密检查,发现其多个部门存在保密要害部位出入和涉密文件流转不作登记,以及涉密计算机文件导出未加技术限制、涉密办公网络账号多人共用的问题隐患,并书面提出详细的保密整改意见。但该单位对整改要求落实不到位,导致问题隐患长期存在。2019年9月,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该单位工作人员胡某自2016年以来,长期登录其领导的涉密办公网络账号下载涉密文件,并从涉密计算机中导出后,拷贝到个人电脑,私自占有大量涉密文件资料,企图卖密牟利,直至案发。胡某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该单位相关部门因整改落实不到位,引发失泄密事件,多名时任领导干部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案例三



3


2018年10月,公民王某在废品回收站搜集旧书刊时发现1份秘密级文件,并主动上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经查,该文件系从某市委直属部门流出,但该部门只有涉密文件的收文登记记录,没有流转登记记录。据文件专管员张某回忆,某科室曾于6月将文件借走,一直未予归还;检查发现,该部门多个科室涉密文件资料保管混乱,多个办公桌的资料堆中夹藏涉密文件,存在失泄密隐患。事件发生后,张某被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处理,相关科室的干部被保密约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导该部门全面排查隐患,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工作。2019年进驻式保密检查中,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未发现该部门存在违法违规情况。



案例分析


以上3起案例,只是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历年组织查处的“隐患成灾”事件的冰山一角,但足以生动反映保密隐患的3个特点:

一是易发、多发。实际上,每一起失泄密案件的背后,都反映出大大小小的管理隐患,如上述案例反映,涉密人员麻痹、疏忽、偷懒,涉密设施设备防护不到位等。同时,保密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过程复杂的管理活动,许多点、线、环节都可能潜藏安全隐患。

二是可预见、可发现。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国家秘密运行的全过程作出了许多禁止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形成了较完备的工作机制和做法,得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隐患的出现。未能避免的,也有办法主动发现处置。比如,案例1中的涉案单位,错过两次发现谢某严重违规行为,从而避免严重失泄密事件发生的良机。大量案件表明,涉案单位总是在发生案件后,才真正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检查排查,发现和处置隐患。究其原因,或是对保密法规不学不会,或是虽知虽会但不够重视,都属于“不为也,非不能也”。

三是整改不力,必有后患。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小的隐患不除,其造成事故的几率会慢慢增加,事故迟早将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案例2正充分验证了这一定律。实践中,此类案件也不胜枚举,一些单位对一般保密违规情况不甚重视,草草处理、轻轻放下,整改走过场、隐患还留下,结果发生严重失泄密事件,方知得不偿失、痛定思痛,而案例3中的涉案单位抓住小事故、清除了隐患,反而促进了保密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一鲜明对比,值得我们深思。



工作建议


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窃密泄密,而治理隐患是预防窃密泄密的关键环节,反映了机关单位保密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古人云:“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机关单位防止“隐患成灾”,也应如此。


01

最上在于“防”



努力避免失泄密隐患出现。首先,要认真研究、落实好保密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细化内部管理制度要求,特别是要对造成失泄密隐患的行为明确禁令,使每一名工作人员自觉养成良好日常办公习惯;其次,要压实责任,调动内设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做好日常监督提醒;最后,要落实好有关规定,加强保密设施建设,配齐安全保密设备,为做好保密管理、便利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02

其次在于“救”




及时发现并处置隐患。当然,任何生产活动都难以彻底杜绝安全隐患出现,保密管理也不例外。隐患一旦出现,应当及时发现并有力处置,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开展经常性、周期性的检查排查。要配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保密检查,并结合工作特点,按要求开展好经常性的保密自查自评,真查真抓、严查细找,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真正把隐患找出来、处置好。


03

最下在于“戒”




出现事故要全力整改。对于失泄密和严重违规事件,绝不能以事故的大小来确认整改的力度,忽视小事件背后的大隐患,整改看表面、怕麻烦、走过场、留尾巴,结果造成更大的损失。要本着对国家、对单位、对干部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抓住机会,举一反三、深入剖析,坚决做好保密整改。同时,从保护干部的角度,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依法依纪对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全面促进单位保密管理水平、工作人员保密意识的提升。



来源:《保密工作》杂志


文章关键词: 隐患,风险,导火索,
分享到:
扫码浏览